按照古代的丧俗,灵柩最少要停三天以上。据说是希腊死者还能复生。如果三天还不能复活,希望就破灭了。实际上停柩的时间越长是由于当时丧礼繁缛复杂尤其是过去的天子诸侯需要浩大陵墓和大量随葬品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另外,父母死后应该合葬。父死不知母墓,母死不知父墓,都要把死者暂时殡起来,等找到父墓或母墓时再进行合葬。这样灵柩停放的时间就很难说了。 近代以后,灵柩一般都在以后入葬。人们认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 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事实上这主要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佛教认为除罪大恶极的立即下地狱善功极多的人立即升天灵魂一般并不能马上转生。没有转生的亡灵不是鬼,是在死后至转生过程中的一种身体,等待转生机缘的成熟。所以, 人死之后七个七期中, 亲属或亲友如果能请僧人来为他做些佛事, 亡者即可因此而投生到更好的去处。 所以佛教主张超度亡灵, 最好是在七七期中。如果过了七七期之后,亡灵托生的类别已成定案,再做佛事,就只能增加他的福分,却不能改变他已托生的类别了。如果一个人生前作恶很多注定来生要托生初蕾当他死后的七七期中如果有孝属或亲友为他大做佛事使他听到出家人诵经当下忏悔利益向善他就可以免去做畜生而重新做人了。而道家也认为超度亡灵最好在他“七魄”没有散尽之前。 做七期间的具体礼仪繁多,各地有各地的做法。在广州一带,旧丧俗中的第五个七天,必须由外嫁女返来转头,这一天的费用完全由外嫁女包袱,要是去世者没有外嫁女,就由外嫁的侄女或侄孙女来做。人死后的第一个七天、第三个七天和第七个七天,叫做"大七"。 在这一天祭奠中有走七的习俗就是说在这一天的祭奠中外嫁女儿和媳妇们每人各自提一只灯笼在规定的仪式中飞也似地赛跑争取第一个跑回家俗称争英雄认为这样死者灵魂能庇佑降福。因为人们认为人虽然去世了,但灵魂仍然和活人一样有感情。“做七”一般由女婿主持。在浙江一带主持做七各有不同。杭州地区女婿来操办"五七"而在临安和宁波等地方,则由女婿做"六七"。在‘五七‘的前一夜,很多地方都流行搭‘望乡台‘。传说,死者只有在那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就会在阴间里登上“望乡台”眺望阳间的家人亲友。 杭州人习惯在台上放置一件死者的衣衫,上面罩把伞。而苏州一带的地方,在这一天的五更时分,子女们就打开大门向西连续大喊三声 XX回来吧!"然后向灵前痛哭,同时端上事先准备好的 酒菜,设奠祭祀,叫做"五更夜饭",这个仪式就是"喊五更"。天亮之后,丧家就请店事先用花纸扎一座住宅,门窗、厅堂、庭栏、井灶等非常齐全,给人抚玩之后,用火烧尽,听说如允许以使去世者在阴间有房可住,这叫做"化库"。现在则把纸糊的家电焚化给死人,好让死者在阴间也过上的生活。到了四十九天,便要做‘断七‘。断七过后就出了孝期,丧家都很看重。亲朋好友参加‘断七‘礼仪活动。‘断七‘这一天,请道士和尚来做道场,美其名曰‘保太平‘。因为这一次则 是为活人祈祷。念经拜忏之后后代们便脱下丧服,换上常服。 在中国南方一些民族中,‘做七‘期间还有一种‘娱尸‘的习俗。土家属在留置灵榇时期,每十二天举行一次审慎的守灵仪式,本村和外村的青年男女聚集在丧家的房屋后,吹拉弹唱,跳丧舞,借以谈情说爱,选择东西。跳丧舞,又叫?quot;散忧祸 、 打丧鼓 ,它是土家族祖先巴人早在两千多年多年以前发明的一种民族舞蹈,后来土家族的子女们就一代一代地把跳丧舞传承了下来,流传至今。人去世以后,尤其是尊长百年去世以后的第一个晚上,丧家就开始了这种跳丧舞的活动。被请的歌师傅一人击鼓领唱,另有两人帮和,边歌边舞,围着棺材一跳便是几个彻夜。跳丧舞是要给去世者家属减轻悲伤,清除忧愁,以到达哀而不悲,伤而不痛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