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殡葬花圈/丧葬花圈-成都殡葬花圈服务中心 4.节地生态安葬宣传不够。各级党委和政府都采取了各种方式积极进行了宣传与引导节地生态安葬方式,并要求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但还是存在力度和深度不够的问题,正能量传播不到位,特别是在节地生态葬宣传方面受到传统丧葬观念的抵制,市民真正自觉接受节地生态葬的逝者和家属还是少数,多数的群众还是愿意采用传统墓位葬,大部分人都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难以接受,这种现象在一些老年人身上尤其突出。
5.殡葬公共服务品质低。部分地区殡葬管理模式落后,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不高,经营理念陈旧,服务项目产品单一,只能提供简单的落葬和骨灰入楼等基本服务,环保葬式、骨灰撒散、骨灰祭拜等个性化、人性化服务缺乏,不能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需求;部分经营性公墓推行节地生态葬积极性不高,产品提供不足,不能满足低收入群体、个性化群众需求;有些地方公墓位置偏远,不方便群众集中安葬、祭扫。同时,殡葬领域服务管理人员学历层次低、专业人才匮乏、人才引进难留不住等问题比较突出。
6.公益性墓地及骨灰楼建设难。在公益性墓地及骨灰楼建设方面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历史原因,许多地方政府缺乏对公益性墓地及骨灰楼建设可持续发展应对措施,没有统一规划,导致乡镇公益性墓地及骨灰楼(堂)建设规划不完善。一些乡镇(街道)的公墓建设基本以行政村为单位进行,未经规划就擅自建造,从而造成了现有的公墓“小、散、低、乱”等问题。另一方面是由于公益性墓地和骨灰楼建设不可避免要占用一部分的山地、林地或耕地,受政府用地指标限制,因此有许多乡镇的公益性公墓及骨灰楼无法建设,这也给当地群众就近安葬带来了困难。
从温州回来后,我们从实际出发,梳理了我市殡葬改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我市公益性公墓建设迟缓。除河口区建成1处区级公益性公墓外,市、县两级均未建设公益性公墓,无法满足群众“身后事”需求。二是重点区域散埋乱葬问题突出。城市规划区域内有多处集中埋葬点,高速路、铁路、水系两侧可视范围内有较多集中埋葬点和零散坟墓,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存在散埋坟墓。三是农村散埋乱葬情况较为严重。现有墓地缺少统一规划和规范管理,普遍存在墓穴乱埋、占地面积超标等情况。同时,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依然存在,部分村红白理事会作用发挥不好,大操大办等不文明不节俭风气仍然不同程度存在。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要学习温州民政干部敢想敢干、勇争第一、领跑全国的劲头,切实找准差距,认真对标学习,努力发力赶超。加快推进公益性公墓建设,稳妥推进散埋乱葬专项整治,对公路、铁路主干道两侧视线范围内散埋乱葬坟墓进行有效治理,提升文明乡村风貌,助力乡村振兴建设。推进身后“一件事”改革,加快信息数据共享,实现身后“一件事”跨部门联办、“一站式”办结,让老百姓少跑腿。加强殡仪馆花圈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集中整治遗体运输车辆突出问题,坚决杜绝侵害群众利益行为。尽快建立节地生态安葬奖补机制,引导群众采用生态新葬法;持续深入开展免费海葬活动,积极推行树葬、花葬、草坪葬、骨灰立体安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发挥红白理事会宣传引导教育作用,弘扬厚养薄葬、慎终追远、丧事简办等殡葬文化,倡树移风易俗文明新风。
四川省成都市殡葬花圈/丧葬花圈-成都殡葬花圈服务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