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花圈店_寿衣店_殡葬用花香烛店 民国2年(1913年),废府建制,属西路道。民国3年,改西路道为汀漳道,属汀漳道。民国5年废道,直隶福建省。民国22年12月,“福建事变”后,属龙汀省。民国23年7月,属福建省第七行政督察区。民国24年至25年1月,属第六行政督察区。民国25年4月,丰稔市划归上杭;合溪划归永定;走马坑、凹下、下岐坑归上杭;池溪、三坝以黄潭河为界,河东归永定,河西归上杭。民国26年4月,属第七区。民国29年3月,峰市特种区、上杭县洪山乡和龙岩县竹子炉划归永定。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年),1929年建立县苏维埃政府,于1930年归属闽西苏维埃政府,下辖12个区,123个乡,1323个村。1935年县苏改属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后属中共闽粤赣边省委。1938年3月,转入革命基点村活动。 1949年9月,成立县人民民主政府,废除民国时期的行政建制,辖9个区,属第八专区。1950年1月,改县人民民主政府为县人民政府,所辖区数不变。1950年4月,第八专区改称龙岩专区,隶龙岩专区。1951年2月,龙溪专区平和县湖山乡划归永定,增设湖山区,即第十区。1952年2月,增设岐东、堂溪2区。1956年6月,将12个区合并为1个县属镇(凤城镇)、7个区。1957年4月,撤销区建制,设1个镇、36个乡;12月,将上杭属地合溪乡洪教、溪南、武北划归永定。1958年2月,将高陂的悠远(包括龙星、中联、联合3村)划归龙岩县红坊乡;9月,全县37个乡镇并为1个镇、12个乡;10月,建立人民公社体制,将13个乡镇改为13个人民公社。1959年12月,建立先锋烟场。1960年,将13个公社并为9个;1961年调整为38个,其中除城关公社下辖的6个公社和峰市公社下辖的2个公社外,其余30个公社归属于6个工委。1963年设省办西溪农场。1965年3月,西溪公社并入西溪农场;同时撤销工委,将38个公社、2个场并为25个公社、2个场。1970年龙岩专区改称龙岩地区,隶龙岩地区。1970年12月,又并为15个公社、1个场,下辖222个生产大队、2435个生产队。1972年11月,恢复西溪农场。 1983年7月建立凤城镇。1984年5月,改坎市公社为坎市镇;7月,恢复乡镇建制,西溪农场并入西溪乡,设2个镇、15个乡、1个场;9月,金砂从城郊乡划出设乡。1987年6月,下洋撤乡建镇;7月,虎岗从高陂划出设乡,大溪从湖坑划出设乡;至年底,全县设3个镇、17个乡、1个场。1992年10月,抚市、高陂、湖雷先后撤乡建镇。1993年,湖坑撤乡建镇,培丰从坎市划出设乡,龙潭从抚市划出设乡,陈东从岐岭划出设乡。1994年,培丰撤乡建镇。1996年11月,国务院批准龙岩撤地设市,属龙岩市。1997年,龙潭撤乡建镇,高头从古竹划出设乡。1998年9月,峰市撤乡建镇。至此,全县设10个镇、14个乡。[4] 2014年12月13日,撤销永定县,设立龙岩市永定区,以原永定县的行政区域为永定区的行政区域,永定区人民政府驻凤城镇九一街西路2号[1]。 2015年,凤城镇撤镇设街道。虎岗乡撤乡设镇。[5] 2019年,撤销龙岩市永定区堂堡乡、岐岭乡,设立永定区堂堡镇、岐岭镇。[23] 2021年,撤销永定区高头乡、洪山乡、金砂乡,设立永定区高头镇、洪山镇、金砂镇 2021年底,永定区辖1个街道办事处、17个镇、6个乡,即凤城街道、虎岗镇、高陂镇、坎市镇、培丰镇、龙潭镇、抚市镇、堂堡镇、湖雷镇、城郊镇、仙师镇、峰市镇、湖坑镇、岐岭镇、下洋镇、金砂镇、洪山镇、高头镇、古竹乡、大溪乡、陈东乡、湖山乡、合溪乡、西溪乡;辖19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63个村民委员会,共282个村(居)。[6] 2021年12月永定区村(居)民委员会一览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