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花圈店_寿衣店_殡葬用花香烛店 小渡口镇,隶属湖南省常德市澧县,地处澧县东部,澧水东岸,澧松大垸,松滋河西岸,涔澧两水尾间,东与官垸乡隔滋水相望,南抵九垸乡,西临津市汪家桥街道,北与永丰乡接壤。距县城16千米。[3][6]小渡口镇行政区域面积153.39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小渡口镇辖区户籍人口68528人。[5] 1950年,属澧县第三区。1993年3月,大围乡改为小渡口镇。[3]截至2020年6月,小渡口镇辖1个社区、19个行政村。[4]镇人民政府驻小渡口社区。[3]2015年11月,小渡口镇、九垸乡、嘉山良种场、南湖汊合并,新设立小渡口镇。[7] 2019年,小渡口镇有工业企业115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86个。[5 1950年,属澧县第三区。 1956年6月,撤区并乡,设大围乡。 1958年,改大围公社。 1984年4月,改大围乡。 1993年3月,大围乡改为小渡口镇。 1995年10月,余家台乡仁和垸、添洪、王家、丁堤、东堤、南盘6村和毛家岔居民委员会并入。 [3] 原九垸乡 1950年5月,设九垸等若干小乡,属第三区。 1955年,属官垸区。 1956年6月,若干小乡合并为九垸乡。 1958年,改为红星公社。 1959年3月,更名官垸公社。 1961年7月,析置九垸公社。 1984年,公社改乡。 [6] 撤并后 2015年11月,小渡口镇、九垸乡、嘉山良种场、南湖汊合并,新设立小渡口镇。 [7] 行政区划编辑 播报 区划沿革 2011年末,小渡口镇辖小渡口1个居民委员会,仁河垸、王家、丁堤、南盘、东堤、毛家岔、江湾、东风、黄丝、中垸、沙河、大围、太平垸、建新、东港、抬兴、恒兴、许家铺、杨家、曾家湾、左家、五公、董家23个村民委员会;下设6个居民小组、207个村民小组。 [3] 2015年,小渡口镇辖小渡口1个社区和黄丝、红庙、雁鹅湖、添围、仁和、恒公台、许家铺、竹天湖、五公、甘家湾、夹堤口、出草坡、土地洲、毕陈、毕黄、永丰、嘉山、东风、毛家岔19个行政村。 [2] 截至2020年6月,小渡口镇辖1个社区、19个行政村。 [4] 镇人民政府驻小渡口社区。 [3] 小渡口镇行政区划 小渡口社区 仁和村 出草坡村 恒公台村 竹天湖村 甘家湾村 夹堤口村 东风村 黄丝村 毕黄村 雁鹅湖村 土地洲村 嘉山村 许家铺村 红庙村 毛家岔村 五公村 毕陈村 添围村 永丰村 地理环境编辑 播报 位置境域 小渡口镇地处澧县东部,澧水东岸,澧松大垸,松滋河西岸,涔澧两水尾间,东与官垸乡隔滋水相望,南抵九垸乡,西临津市汪家桥街道,北与永丰乡接壤。距县城16千米。 [3] [6] 小渡口镇行政区域面积153.39平方千米。 [5] ? 2022 Baidu - GS(2021)6026号 - 甲测资字11111342 - 京ICP证030173号 - Data ? 百度智图 小渡口镇 地形地貌 小渡口镇地处洞庭湖的东部平原过渡地带。 [3] 境内最高点海拔34.5米;最低点位于永和东湾,海拔28.6米。 [6]
小渡口镇卫星地形图 水文 小渡口镇境内河道有澧水、滋水、涔水三大河流,河流总长度25.7千米。 [3] 自然资源 小渡口镇有100多公顷养殖面积。 [3] 自然灾害 小渡口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和干旱等。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6~7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98年。 [3] 人口编辑 播报 2011年末,小渡口镇辖区总人口46947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577人,城镇化率3.4%。另有流动人口11122人。小渡口镇总人口中,男性23563人,占50.2%;女性23384人占49.8%;14岁以下5286人,占11.3%;15~64岁35686人,占76%;65岁以上5975人,占12.7%。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46823人,占99.7%;有土家、苗等少数民族,共124人,占0.3%。 2011年,小渡口镇人口出生率8.2‰,人口死亡率2.7‰,人口自然增长率5.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554人。 [3] 截至2017年末,小渡口镇辖区户籍总人口59250人。 [1] 截至2019年末,小渡口镇辖区户籍总人口68528人。 [5] 经济编辑 播报 综述 2011年,小渡口镇农业总产值3.4亿元,比上年增长29.2%。2011年,小渡口镇财政总收入1420万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70万元,比上年增长7.2%。2011年末,小渡口镇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86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各项贷款余额7600万元。 [3] 2019年,小渡口镇有工业企业115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86个。 [5] 农业 小渡口镇有耕地面积52620亩,人均1.1亩;林地面积562万亩。 小渡口镇粮食作物以稻谷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9933吨,人均425千克,其中水稻15697吨,小麦2862吨,玉米120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棉花等。2011年,棉花种植面积30920亩,产量3556吨;甘蔗种植面积759亩,产量2277吨;蔬菜种植面积8500亩,产量13300吨;瓜果种植面积1065亩,产量2015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33000亩,产量4455吨。 小渡口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为主。2011年,小渡口镇生猪饲养量3万头,年末存栏1.8万头;牛饲养量800头,年末存栏800头;家禽饲养量6万羽,上市家禽4万羽。2011年,小渡口镇生产肉类2000吨,其中猪肉1900吨,牛肉100吨;禽蛋600吨;畜牧业总产值0.9亿元。 截至2011年末,小渡口镇累计造林1.5万亩,其中防护林6700亩,经济林710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30.3万株,林木覆盖率19.3%,活立木蓄积量9.1万立方米。2011年,小渡口镇水果种植面积3300亩,主要品种有葡萄、草莓、柚子。 小渡口镇渔业以鱼塘养殖为主。2011年,小渡口镇鱼塘养殖面积100公顷,产量1500吨。 [3] 工业 2011年,小渡口镇实现工业增加值2.5亿元,比上年增长18%。 [3] 商业外贸 2011年末,小渡口镇有商业网点750个,职工2300人。2011年,小渡口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3.8亿元,比上年增长12.4%。 [5] 电信业 2011年,小渡口镇全年电信业务收入205万元。 [3] 邮政业 2011年,小渡口镇邮政业务收入30万元。 [3] 交通运输编辑 播报 2011年,小渡口镇有302省道贯穿全境,境内长10.5千米;县道复柳线境内长5千米。2011年末,小渡口镇镇区道路总长度40千米,人均拥有道路长度0.8米;镇区桥梁20座,总长度600米。 [3] 2011年末,小渡口镇有镇区公交汽车线路1条,运营总里程44.68万千米;公交运营车辆6辆,其中汽车6辆,年客运量2.85万人次。 [3]
小渡口镇 社会事业编辑 播报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小渡口镇有镇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24个;艺术表演团体30个,规模比较大的是社区腰鼓队,点子队19支,音乐队5支,大鼓4个,竹马队1个。 [3]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小渡口镇有幼儿园(所)7所,在园幼儿953人,专任教师52人;小学7所,在校生1548人,专任教师13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076人,专任教师10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9.5%,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 2011年,小渡口镇教育经费达1400万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30万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300万元。 [3] 科技事业 2011年末,小渡口镇有农技推广站1个,农业科技人员3人。 [3]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小渡口镇有卫生院1所;病床60张,其中公立卫生机构床位60张,固定资产总值79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47人,其中执业医师25人,执业助理医师11人,注册护士11人。2011年,小渡口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3万人次,住院手术154台次,出院病人2350人次。 2011年,小渡口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29.1/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6.7%,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73.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8万人,参合率82.3%;孕产妇死亡率为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0.07‰、0、0.05‰。 [3] 体育事业 2011年末,小渡口镇有学校体育场8个,健身场馆1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0%。 [3] 社会保障 2011年,小渡口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9户,人数112人,支出20.2万元,比上年增长0.1%,月人均150元;城市医疗救助10人次。,2011年,小渡口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423户,人数1600人,支出138.3万元,比上年增长0.2%,月人均72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40人,支出12万元,比上年增长20%;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43人,支出21.5万元,比上年增长20%;农村医疗救助25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997人次,共支出3.6万元;农村临时救济200人次,支出7万元,比上年增长10%。 2011年,小渡口镇农作物受灾面积5万亩,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救灾支出5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55人,抚恤事业费支出60万元。 小渡口镇新增就业人员370人,有2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0人,2011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4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0.023%,全年共帮助10户零就业家庭实现每户至少一人就业。 2011年末,小渡口镇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870人,比上年末增加150人;参加工伤保险300人,比上年末增加50人。 [3] 基础设施编辑 播报 广播电视 1971年,小渡口镇开通小渡口有线广播站,乡镇到村48杆千米,村以下60杆千米。1988年,开通小渡口广播电台。2011年,小渡口镇有广播喇叭800只,入户率70%,通响率100%。 1994年,小渡口镇开通调频转播台,同年开通调频台和电台第二套节目。2011年末,澧县广播电台有县台、常德台、湖南台、中央台4套广播节目,广播综合覆盖率100%,全年公共广播节目播出时间1400小时。 1992年5月,小渡口镇建小渡口电视台,发射(转播)塔高45米,覆盖半径15千米。1992年5月,开通小渡口镇有线电视。2011年末,小渡口镇49个电视频道在本地落户,有线电视用户300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80%。 [3]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小渡口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点4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0.4万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700笔,国内异地特快专递信件完成0.4万件,征订报纸300份、期刊80册。 2011年末,小渡口镇有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3个;程控电话交换机总容量8000门,固定电话用户6000户,比上年增加30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55%,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移动电话用户3500户,比上年增加90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20%,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光缆线路总长达35千米,主干电缆达1.2万对千米,互联网端口总数1200个,其中已占用端口总数1000个,宽带接入用户1000户,比上年增加220户。 给排水 2011年末,小渡口镇镇区自来水厂1座,生产能力200吨/日,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00%。 [3] 供电 2011年末,小渡口镇镇区拥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2台,总容量7150千伏安,高压输电线路2条,总长度52.8千米,是国家电网公司确定的重点改造变电站。年售电量累计完成1588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8.5%,供电可靠率99%。 [3] 历史文化编辑 播报 地名由来 境内位于涔澹水流入澧水出口处,原有人工渡口,与津市大码头比,称为小渡口,由此得 土葬,坟墓均为南北向,宽三尺、长六尺、深七尺左右,在坟底的两壁挖一名叫“拉海堤”的偏洞,用以安放尸体(亦称麦体)。洞口高二尺、深三尺、长六尺五寸。在坟底的北壁做一土枕,尸体面朝西,头朝西北,脚向东南,以示永向麦加天房。 速葬,为使亡人早日“入土为安”,一般习惯是人无常(死亡)的第二天就埋葬,最晚不得超过三天。如果亡人的亲属都在本村、本地,常是早上无常,下午就埋葬。为了实行速葬,伊斯兰教还规定人在哪里无常,就在哪里安葬,绝不要把尸体从遥远的他乡运回家乡安葬。 保安族的葬礼,按伊斯兰教规举行。到清真寺行殡礼,即请阿訇站“则那孜”,阿訇站在最前面,满拉站在中间,众人站在后边。边訇带领众人,虔诚地念祈祷词,代亡人拜主、祈祷,让亡人脱尘归主。礼毕,由亲友、邻里将尸体抬往墓地安葬。本村人及邻里都主动送葬,或轮流抬亡人到墓地,认为这是一种善行。 殡葬时,亡者家属不穿孝服,不用任何物品作陪葬。到了墓地,先把亡人抬到墓西边,由四个人将盖在亡人身上的单子从四角撑起,遮住太阳,然后抬尸下墓。尸体下到墓坑后,解开大袒的两头扎线,慢慢移进墓坑西边的“拉海堤”(偏洞),头北足南面朝西作侧睡状。之后,即用土坯将“拉海堤”的门堵起来,阿訇开始念《古兰经》的有关章节,送葬的人们跪坐旁听,念毕,大家一起“接都哇”,以示替亡人祈祷。 澧县花圈店_寿衣店_殡葬用花香烛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