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客服热线/企业微信号:18930604868 QQ/微信同号:99233444
相关专题: 服务指南 择日指南 入殓指南 冷藏指南 告别指南 火化指南 安葬指南 寄存指南 送葬指南 骨灰指南 墓地风水 购墓知识 祭祀常识
清明节里那些和火相关的风俗:节前要禁火,节后要改火!
 唐代一个不太出名的诗人王表,写过一首不太出名的《清明日登城春望寄大夫使君》。诗中有两句是:“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日出万家烟。”
 

这两句其实就在说唐代清明时节的两个风俗:禁火和改火。

春城闲望爱晴天,何处风光不眼前。寒食花开千树雪,清明日出万家烟。兴来促席唯同舍,醉后狂歌尽少年。闻说莺啼却惆怅,诗成不见谢临川。--《清明日登城春望寄大夫使君》唐 王表

一、禁火

清明禁火的习俗其实来历已久。

禁火的习俗,其实早在《周礼》一书中就描述过:“中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意思就是:在每年的仲春时节,负责管理火的司烜氏敲着木铎,提醒人们现在是禁火时间。

但是在民间,禁火这一习俗一般认为是来自于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和介子推的故事。

 

晋文公重耳流浪十九年后终于成功继位,而跟随重耳流浪,一度饿到割下自己的肉给重耳吃的重臣介子推却不愿意做官,跟自己母亲隐居在绵山。

重耳多次邀请介子推出来做官都没能成功,于是重耳听信谗言防火烧山,打算逼介子推出山。没想到介子推宁死不出。晋文公重耳后悔之下,命令以后全国在冬至后至清明不许生火一百天,以此纪念介子推。

但是连续三个月不让生火,这对于百姓的生活、生产都非常不利,所以后来又逐渐减少到了一个月不许生火。

但是连续一个月不让生火,还在冬春交界之时,普通老百姓的日子还是很难过。

后来曹操在《明罚令》中禁止连续一月不生火这种不利于生产、生活的举动,并且规定“犯者,家长半岁刑。 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

在周举和曹操等人的大力努力之下,这才改良了当时长达一月的禁火风俗。

后来到了魏晋时期,禁火的时间进一步压缩,逐渐普及为三天。

到了唐宋时期,春季禁火的规则依然在官方、民间的推动下,不断保持,成为了清明前后禁火、寒食、踏青、祭祀等重要风俗中的一个。

当时在寒食节,官府还会安排专人下到各家去检查,将鸡毛插进灶灰中,如果鸡毛焦了,说明这家生火了,户主要被严惩。

既然清明前是寒食节,全国都要断火、禁火,那么什么时候重新点火呢?

二、改火

 

唐代“大历十才子”之一的韩翃,因为一首诗被唐德宗所赏识,进而一步登天。他写的这首诗就是《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首诗中的“传蜡烛”,说的就是清明这天,该重新点火了,皇帝为了表示恩赐,会把皇宫中新生的火种赐给亲近的权贵、宠臣。这就是清明改火的习俗了。

其实改火由来已久。

最早是来自于纪念燧人氏钻木取火。到了周代的时候,“钻木取火”的时间和方法甚至要钻什么样的木头,都被周礼给固定了下来。周礼规定一年中每一个季节都要重新改火,而且不同的季节要使用不同的木头。

“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季夏取桑柘( zhè)之火,秋取柞(zuò)楢(yóu)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一年之中,钻火各异木,故曰改火也。” ——《周书·月令》

到了唐代,随着取火技术的进化,钻木取火已经早早被火石、火镰等取火工具所替代。但是,到了清明这一天,钻木取火却成为“改火”这一个习俗的必须过程。

唐《辇下岁时记》记载:在唐代清明这一天,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小朋友在皇室大殿前面比赛钻木取火,谁先能在木头上钻出火来,可以得到“赐绢三匹,金碗一口”的奖励,这可是名副其实的金饭碗,而且在钻木取火的时候,围观的人相当多,要是能成功取火,可以说是名利双丰收。

而且这个钻木取火,用的还必须是沿用周朝规定的榆木、柳木。

“长安清明尚食内园官小儿,于殿前钻火,先得火者,进上,赐绢三匹,金碗一口,都人聚门外以观。”--《辇下岁时记》

 

时至今日,随着社会和技术的发展,已经很少有人在意清明、寒食节假日中关于禁火和改火的传统风俗。或者说古老的“禁火”、“改火”已经不适合越来越快速的现代社会了。

随着清明节因为祭祀、烧纸引发的山火等社会性问题,可以想见,在未来“禁火”这一个习俗将会进一步加强;而“改火”的习俗则会进一步消亡在打火机、煤气灶和外卖中了……

 
http://www.51binzang.com/topic-263.html
手机版访问:清明节里那些和火相关的风俗:节前要禁火,节后要改火!

上一篇:人在去世后,为什么有烧纸的习俗?
下一篇:清明节上坟能不能烧纸钱?为何古人在清明节只扫墓,禁止烟火呢?
相关资讯:
 ·宿州灵璧花圈店,宿州灵璧订花圈,丧事白事花篮预定代送服务
 ·碑文2
 ·头七怎么算,是不是从死亡当天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