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后,灵魂不死”
.jpg)
鄂伦春族长期在大、小兴安岭一带游猎。猎枪是惟一的生产工具,猎场是公有财产,猎物则平均分配,交通工具是猎马。鄂伦春人一年四季在大森林里游猎,饱览四季的风霜,过着自由丰富的游猎生活。鄂伦春人世代特有“人死后,灵魂不死”的观念。认为人的死亡,都是命里注定的,人的来源之处也是人的最终归宿之处。因此,鄂伦春人认为,亲人死后,活着的人,不能过于思念死去的亲人。如果过分思念和悲伤,就会使死去的亲人不得安宁,而且活着的人会得病。所以,鄂伦春人大多比较节哀。鄂伦春人死后安葬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风葬。鄂伦春人风葬的习惯是为了让人的灵魂升天,干干净净地去阴间,继续阴间的游猎生活。丧礼一般都由老年人主持办理,并不准狗靠近“灵堂”,猎人要把狗拴到离“乌力楞”很远的地方,不让狗随便乱走动。小孩子也不许参加葬仪。鄂伦春人认为,如果狗接近了死者,会使死去的人像触电一样坐起来。如果是老年人故去后,整个“乌力楞”里的老人要静坐七天七夜。请“布阿奇”诵经,吟诵故去老人的一生中从出生、成长到老去的酸甜苦辣;并祈求死者安宁,做一个“好神”。然后吟诵的老人说:不要回头观望,要为活着的后代蹬出福份,不让他们得病,要保佑他们。鄂伦春人死者穿的丧服很有讲究。一般要制作三至五件或七件丧服,都是单件。纽扣的部位要用剪刀剪掉一个小口,或把衣服边剪掉一角。在死者棺木里要装进水头制作的猎枪、斧子、锅、碗、烟等。这些东西也要弄坏一小块,装在棺木里,据说只有这样作,到了阴间才能得到这些东西。除以之外,还在制作的坎褡子里,装进三样以上粮食。然后将死者生前用过的东西烧掉,或把东西包好放在死者腿的下面。另外在棺木的褥子底下放一至两张烟叶,据说柞木棺就不长虫子。还有一说法,就是死者去阴间的路上如遭遇路边的野鬼抢烟叶时,可分一些给野鬼,使死者一路顺风。
灵魂永存——风葬
.jpg)
风葬时用两棵一米五左右间距的树,树枝上放两根粗的断水,用马鬃绳绑紧,然后,把棺木放地上,棺木后面用三角形木架子顶住,这样无论多大的风也吹不倒了。另外,还要用桦树铺底,以防风大掉下来。
棺木上面还要压上松树皮。一般而言,猎人故去必须陪葬其骑过的猎马;如家庭不富裕,猎人的长子就牵着马并把牵马绳搭在左肩上,直走到棺材边儿,然后将牵马绳放在棺材上片刻,最后,再牵着马绕棺材走三圈。还要边走边说:“我给你送猎马来了,请您收下”等话语。
这样就可免杀这匹猎马,同时也履行了陪葬马的孝礼。丧葬仪式后,死者的亲戚中平辈和小辈的人都要向死者磕头告别。葬礼结束后,送葬的人不许往后看,这里的说法是:如果回头看,死者的灵魂会跟上来。还有,鄂伦春人如果在外地打猎时得疾病而死,不管死在什么地方,都不准带回部落里,只能在外地安葬,在什么地方死就在什么地方安葬。因为鄂伦春人认为:这是死者本人自己选择的地方,所以只能在那儿安葬。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把死者带回部落,会给整个部落带来不吉利。
出现这种情况,一般都是部落里的男人去处理。去时还要领见过世面的人去。
风葬时,要用新打的野兽肉供奉三天之后方可风葬。如果死者家的马匹多,就可以杀马陪葬。如果没有马的人家就用桦树皮“布呼托”刷马鬃,然后烧掉“布呼托”,这种替代的方式,意思就是说他在阴间也可以有马骑了。
安宁、舒适在阴间——土葬
.jpg)
鄂伦春人过去在打猎时,家里的人都 知道他去什么地点、什么方向去打猎。当时由于医疗条件差,有的人在外打猎时得了急病,无法治疗,死在外面。家里人如果发现出猎的人长时间不回家,就会按猎人出猎时的时间,用枪绑上斧子算卦,卜算是否遇上难事或得病或死亡。鄂伦春人在占卜时,口中念念有词,当枪绑上斧子后,占卜的人只用一只手就能直直地抬起来。这时,占卜者就会明白在外打猎的猎人是生是死。在鄂伦春部落,过去传说一般人死后,会有这种现象发生:有的人在死后会托梦给自己家的孩子,孩子就会哭并且说出来,这时,家里人就会马上明白是怎么回事。然后,在孩子的脑袋上蒙上黑布,这时,孩子会马上说出他爸爸是在哪个地方死去的。因此,鄂伦春人认为:“灵魂是有的,灵魂跟活人一样,有聪明的,有愚蠢的”。聪明的灵魂跟活人一样。所以鄂伦春人自古以来相信萨满教,相信天神(白那查)。因此鄂伦春人每换一个地方居住,就会在粗粗的松树上刻(白那查)天神像,还供奉食品。
另一种丧葬方法是土葬。一般老人死去后都会选择土葬,(主要是在夏、秋、春死亡的)土葬时要盖架子型的小房子,然后把棺木放在土中掩埋。如果风葬许多年以后架子倒了,就还要在原地打架子并将棺木埋在土里。人骨是不能乱动的。对死者的埋葬还有特别的说法,就是必须在有山、有水,晒不到太阳的地方埋葬。意思是“安宁、舒适在阴间”。活着的人也会感到安慰。埋葬时,死者的亲戚、朋友要给死者磕头。
人死后第七天,整个部落的人要一宿不睡觉,给死者供奉。据说人死后第七天时,会回来向亲人和亲戚告别。供奉仪式结束后,所有的人都要吃掉供过的食物,因为普遍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福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