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客服热线/企业微信号:18930604868 QQ/微信同号:99233444
相关专题: 服务指南 择日指南 入殓指南 冷藏指南 告别指南 火化指南 安葬指南 寄存指南 送葬指南 骨灰指南 墓地风水 购墓知识 祭祀常识
由「生」的悟解达到「死」的超脱

中国古代儒家学者要求人们在面对必死的结局时,更应该埋首于现世生活,专注于伦理境界的提升和道德的实践活动,从而通过立下不朽的功勋、成为世人的楷模,以及撰写出伟大的著作名垂千古,从精神上超越死亡。从本质上而言,这是一种通过观“死”而为人生充上巨大的动力与冲力的生死智慧。

中国古代的佛家则不然,佛学完全沟通了“生”与“死”,要求人们完全弃绝只有一生一死的认识,这样,人之“生”就成了生生死死“轮回”之中的“中介”,人们亦永受苦难。因此,人在必死的结局胁迫下,决不应该孜孜于事功的获取和死后留名,相反,应该窒灭一切欲望、追求与现实的行为,破“物执”,亦破“我执”,从而最终能走向“涅槃”,通过“死”而获新生──入于不生不死之“西方极乐世界”。

儒佛二家学说虽然大异,但把“生”与“死”视为截然不同的两个领域,然后加以沟通则是一致的。在这一点上,中国古代的道家学者提出了完全不同的看法。他们刻意于填平“生”与“死”之间的鸿沟,抹去人们心灵上对“生”“死”的区分,从“齐生死”的途径来帮助人们透悟死之性质,让人们能坦然、平静,甚至欣喜地面对死亡、步向死亡。这样,人们也就由对“死”的悟解而达到对“生”的超脱,这就是中国传统的道家学者为世人提供的死亡智慧与人生的智慧。

通乎“生”“死”之命

相传有一天,古之大哲庄子的妻子去世了,其好友惠子气喘喘地赶来吊唁,一进门,发现庄子正分开着双腿像簸箕一样坐着,手中拿着一个瓦缶,边敲边歌,满脸快快乐乐的样子。

惠子一见,非常生气:“你呀,与死去的妻子生活了一辈子,她为你生儿育女,老而衰亡。她死了你不伤心悲泣也就算了,居然还敲着瓦缶唱起歌来,不也太过分了吗!”

庄子抬头,停下手中的敲击,道:“你说的不对哩,我妻子刚去世时,我怎不感慨悲伤呢?可后来我仔细琢磨,想想吧,她开始原来就不曾出生;不只是不曾出生,而且本来就没有形体,不只是无形体,而且还没有形成元气。后来,夹杂在恍恍惚惚的境域之中,变化而有了元气,元气变化而有了形体,形体又变化而有了生命。如今,她再变化又回到死亡。这样一种生死的过程犹如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是自然而然的,她死去了将安安稳稳地寝卧在天地之间,而我如果呜呜地围着她啼哭,这是不通晓于天命的表现,所以我就停止了哭泣。”(参见《庄子·至乐》)

http://www.51binzang.com/topic-9717.html
手机版访问:由「生」的悟解达到「死」的超脱

上一篇:生死不分离——死亡是一种过程
下一篇: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老年人应如何看待死亡
相关资讯:
 ·怀念父亲的悼词参考
 ·邯郸磁县花圈店,磁县订花圈,丧事白事花篮预定代送服务
 ·宁夏吴忠花圈店,宁夏吴忠订花圈,宁夏吴忠丧事白事花篮预定代送服务